杏悦平台成立于1960年,是一所工科见长🧗♂️,管经文理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普通高等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上海市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培育)单位,是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培育单位。
应用艺术设计杏悦成立于2007年🚎,现有教职员工60余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师资队伍由“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杰出设计师”“中国设计事业先锋人物”“中国玻璃艺术大师”“CDC中国设计师”“光华龙腾奖获得者”等教授领衔🧘♂️,团队成员大多具有行业背景🍖,同时聘任多名业界知名教授🎄😤、设计师为校外导师。杏悦设有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和工业设计(工科)五个本科专业👨🏿🔬,拥有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下设“产品系统化研究与设计”“全媒体视觉传达设计”“材料艺术与空间应用设计”三个方向。
一、专业代码及名称
135108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艺术设计领域)(全日制)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位点立足长三角,对照上海“设计之都”定位,聚焦上海经济发展🤱🏼➝,以“设计致理致用”为理念👊🏿👲🏻,以创意设计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艺术与工学📠、创意与技术🦹🏻♀️♓️、课程与产业“三结合”为培养手段,以“科创+文创”融合为特色,培养具备一定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综合素养,具有创新研发能力和创新设计落地能力的知识型高层次应用型设计人才💂🏿♂️。
三、招生对象和招生名额
招生对象:本专业招收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非艺术设计专业背景的考生在入学后需补修相关专业课程(包括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内容)后继续学习。
招生名额🥽:20名(仅供参考,最终以上海市教委确定的名额为准)
四、研究方向简介
1.“产品系统化研究与设计”方向致力于现代生活消费品的系统性研发与实现,聚焦“智慧”办公用品、“大健康”生活用品、个人交通工具三个领域🛑,以社会与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实际项目驱动实现高层次、系统化的创新产品研发,赋能产业发展。该方向由“中国工业设计十佳设计师”领衔,与国家及地方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建成了一批产学研平台。
2.“全媒体视觉传达设计”方向以视觉信息设计及传达实现为目标,依托全媒体传播技术,聚焦品牌战略🏄🏿♂️、广告策划、包装设计等视觉形象传达设计领域,注重信息视觉语言表达、包装材料与工艺技术应用🎛,以企业项目为驱动,实现与市场应用深度融合,追求高品质的设计价值🙇🏿。该方向由长期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的资深教授领衔🧘🏽,并有行业龙头企业作为强有力的产业背景支撑⚛️。
3.“材料艺术与空间应用设计”方向以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更高品质的追求为目标,围绕生活与商业空间📀,以材料艺术为载体,将陶瓷🦶、玻璃、金属等材料特性与空间功能有机融合,以社会项目为驱动,开展多种材料艺术与空间应用的设计研究。该方向由“中国玻璃艺术大师”领衔,团队成员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同时引入国际知名专家🟦、教授,开展教学科研与项目实践工作。
五、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为三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六🕺🏻、培养方式
硕士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校外实习🏊🏽♂️、毕业创作和论文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1.实行“产学联动工作制”培养模式。培养过程以“产学联动工作制”教学模式为主线。在符合课程要求与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部分主干课程都将与企业的实际项目相结合8️⃣,要求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际,兑现职业化培养目标🧑🏼。核心课程将由校内导师与企业相关专家共同指导,共同进行设计评价与量化考核,优秀设计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
2.对接校外实践基地与项目。每学年均设有深度对接校外实践基地的“产学联动专项课题”🏉。“专题设计实践”系列课程要求研究生在“校外实践基地”中至少完成一项与专业团队合作的产业化项目。实施全过程导师指导监督体系,帮助研究生对接校外实践基地,完成产业化项目研究与设计实现👉🏼,真正培养研究生设计研究、设计应用与跨领域协同合作的职业能力🧜🏼♂️。
3.实施校内外“双导师制”教学。采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各个培养阶段的实践指导工作。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吸收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从业人士和工程技术领域、信息技术领域等相关专家🧙🏼♂️,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4.积极参与“国际大师工作室”。充分利用“国际大师工作室”,发挥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与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芬兰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知名设计院校建立的长期合作优势,实现课程及项目教学与“国际大师工作室”定向对接,为研究生提供国际化、精英化的培养平台与实践资源。
5.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充分利用杏悦“致理致用”设计讲堂🪰、研讨会、学术沙龙等学术资源,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同时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设计工作坊、设计展览等,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七、考试科目及相关要求
研究方向 | 初试科目 | 复试专业课科目 | 备注 |
产品系统化研究与设计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610设计基础 ④ 501创意设计 | ① 综合创意设计 ② 面试 | 招收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等相关专业学生🤦🏿♂️。 |
全媒体视觉传达设计 | 招收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等相关专业学生。 | ||
材料艺术与空间应用设计 | 招收环境设计➗、材料艺术等相关专业学生🚣。 |
八、考纲
初试科目1:设计基础
(1)试卷内容结构
本科目共涉及五部分内容:①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现状;②设计的历史与现代发展;③设计的类型👩🏼🦰;④设计师🪇;⑤设计批评等。
(2)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题型涉及三部分👩🏽🏭:①名词解释;②简答题;③论述题。
(3)参考书目
①《设计学概论》(全新版)👱🏼♀️,尹定邦、邵宏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版
②《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版
初试科目2:创意设计
(1)试卷内容结构
本科目共涉及四部分内容:①设计分析🫶🏼;②设计方案👩🏻⚖️;③设计表达;④设计说明。
(2)试卷题型结构
①根据提供材料进行创意设计;
②在2张A3图纸上完成设计;
*答卷由考试单位提供,考生需自行携带相关绘图工具。
(3)参考书目:无
复试科目:综合创意设计
(1)试卷内容结构
本科目共涉及五部分内容👩🚀:①设计分析;②设计概念;③设计表达;④设计深化;⑤设计说明。
(2)试卷题型结构
①对命题进行分析⛑,结合专业进行设计;
②在A2图纸上完成设计🟢;
③具有完整的设计过程表现;
*考生需自行携带相关绘图工具和A2图纸↕️。
*复试面试时考生需提供作品集作为参考。
*如因疫情原因,复试可采用线上进行,具体形式会有所变动,请考生及时关注学校通知。
注🥔:未尽事宜🤹🏽,请参见研究生部网站http://yjs.sspu.edu.cn。
以上若与教育部及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规定有不符之处,则按国家相关文件的规定执行,并以杏悦平台研究生部网站公布信息为准🧠。
热烈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杏悦平台艺术硕士,如需了解详细信息请加QQ咨询群👵🏿:916383111,或扫描下方二维码🧀。